责编:陈凯欣
2025-04-28
江海交汇处,历史与现代的交响在此共鸣。在南通市崇川区的大生纱厂旧址上,一座百年钟楼静静矗立,仿佛在诉说着实业报国的故事。这座承载着张謇精神的历史建筑,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,也见证了一个地区的涅槃重生。
作为长三角北翼的重要支点,崇川区以"江海门户"的独特身份,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每天清晨,沪通城际列车跨越长江天堑,载着双城白领往返于南通与上海之间;而在深夜时分,市北高新区的实验室依然与黄浦江畔的创投圈共享数据流...
在时空交错中,崇川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发展传奇。这个"空铁水陆"四位一体的综合枢纽,将长三角一体化的理念转化为现实图景。每天近50趟高铁列车往返沪通两地,20余班巴士直抵上海核心区域,更令人瞩目的是全国首个跨省公交"一码通行"服务在这里率先落地。
在市北高新区,来自静安资本与崇川产业的"双螺旋"正在攀升。每年新引进项目中,近五成带有沪牌基因,而50%的企业与上海企业结成了创新同盟...
"我们在货物贸易、服务贸易等领域全面接轨上海..."在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,杨万平介绍道:"崇川已形成1个千亿级、2个五百亿级、3个三百亿级产业集群。"
科技创新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开展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家,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过50家...
通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"双轮驱动",崇川正向着建设长三角核心区重要增长极的目标稳步迈进。2024年,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56亿元,在江苏市辖区中位居前列。
今年,一个更大的发展蓝图正在绘就: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大会将在崇川召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