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编:陈凯欣
2025-04-27
在2025上海车展上,人形机器人成为一大亮点。宇树科技、智元机器人等企业的产品在现场担任导购和车模角色,为多家车企和电池企业提供服务;而小鹏汽车、奇瑞集团则展示了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,与汽车产品形成互补。
从产业链角度来看,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有其必然性。一方面,汽车生产端和销售端都为机器人落地提供了丰富场景;另一方面,汽车制造所需的硬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,与人形机器人的软硬件高度契合,使车企在进入这一领域时具有天然优势。
在奇瑞展台,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向人形机器人墨茵提问:"奇瑞汽车最大的优点是什么?"墨茵从容回答:"奇瑞汽车设计新颖且质量可靠。我还可以提供车型咨询和其他帮助。"除了答疑,墨茵还能现场取饮料等物品。据奇瑞负责人介绍,墨茵基于开源大模型优化了功能,并导入了奇瑞车型数据,目前已实现量产并对外销售。
智元机器人旗下远征A2交互服务机器人也在车展亮相,服务于上汽荣威、北汽、长安等多个车企展台。凭借未来感的外观和创新的交互体验,远征A2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。目前,该产品已在展厅讲解、4S店销售等场景实现商业落地。
从行业趋势来看,汽车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。一方面,越来越多车企加入自研人形机器人的阵营;另一方面,部分企业选择与行业独角兽合作,共同开拓市场。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为行业注入了更多可能性。
车企为何热衷于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?硬件方面,汽车供应链和机器人供应链高度重合,如电机、电池、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均为成熟产品;软件层面,汽车的辅助驾驶技术可移植到机器人领域。同时,从战略角度看,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。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,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3.39亿元,到2035年将突破4000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