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编:陈凯欣
2025-05-08
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一场深远的变革。中国证监会于5月7日发布了《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提出25项具体改革措施,旨在引导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从"注重规模扩张"转向"追求投资回报"的发展模式。
在优化收费机制方面,《方案》要求对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实施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制度。对于持有期限符合要求的投资者,将根据产品实际收益情况收取不同费率。如果基金表现显著低于比较基准,管理人需降低收费标准,从而打破"旱涝保收"的传统模式。
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方面,《方案》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机制。基金公司股东和董事会对高管的考核中,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得低于50%;基金经理考核中,业绩指标权重不得低于80%。特别强调长期考核导向,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%,并通过提高跟投比例和锁定期要求强化利益绑定。
在提升服务能力方面,《方案》鼓励机构优化资源配置,倡导长期投资理念,并推出基金投资顾问服务规范。同时,将建立专门的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,进一步便利各类机构参与基金投资。
《方案》还提出加强行业准入管理,严格审查股东资质,强化股权结构和出资来源穿透监管,打击各种违规入股行为。对于表现优秀的销售机构,《方案》将在产品准入、牌照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。
证监会表示将稳妥推进各项措施落地实施,推动公募基金更好地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,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,促进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深入结合。